教育部简报〔2018〕第9期
鲁东大学坚持创新引领创业、创业带动就业,通过完善“三个体系”、坚持“四个结合”、搭建“三个平台”,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,努力造就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生力军。
完善“三个体系”,筑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根基。一是完善保障体系。成立创业学院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推进委员会,统筹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。实施教师进企业、工程师进课堂“双进”和百硕结百企、百硕解百忧“双百”工程,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,近三年68名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,61名工程师进校担任兼职教师。近三年投入5000余万元,建设面向全体学生开放的实验中心、科研平台和孵化基地。支持二级学院建立创客空间,按照3万元/个给予经费资助。二是完善教学体系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,增设创新创业类课程模块,要求学生至少选修8学分;设置创新实践学分,要求学生至少获得4个学分。强化协同育人,实施校地、校企交流合作,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师教学科研活动,融入学生第二课堂,汇聚育人合力。三是完善管理体系。设立3—6年弹性学制,实施学分转换制度,学生参加科技竞赛、发表论文、获得授权专利、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自主创业等均可折算为学分。教师指导创新创业竞赛成果纳入绩效考核和职称评聘体系,学生参赛成果纳入学分体系。
坚持“四个结合”,健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。一是坚持与立德树人相结合。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相结合,与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相结合,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,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志存高远,脚踏实地,勇做时代弄潮儿。二是坚持与学科专业建设相结合。动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和招生计划,特别是围绕行业企业需求,设置186个应用型特色专业方向,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、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。三是坚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。开设启发式、讨论式、参与式教学课程1570门,占课程总数79%。改革考试考核办法,科学评价学生综合素质。四是坚持与科学研究相结合。设立助研岗位302个,吸纳2400余名本科学生早进课题、早进实验室、早进科研队伍。鼓励教师将科研课题、校企合作项目纳入学生毕业论文(设计)选题范畴,近三年教师指导学生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551项。
搭建“三个平台”,护航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发展。一是搭建育苗平台。实施“大学生创新创业育苗工程”,面向创业愿望强烈的二年级学生开办创业实验班,校院两级建立创新创业学生社团,班级建立创新创业小组,近三年累计有4000余名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培训。二是搭建竞赛平台。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改、以赛促创,鼓励学生跨校、跨年级、跨学科、跨专业组建参赛团队,催生优秀项目和成果。仅去年全校就有7100多名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层次竞赛,占在校生总人数的26%。三是搭建孵化平台。与山东省有关部门合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,共同打造全省创新创业品牌孵化基地。基地设有创业孵化、创业苗圃、创业加速、跨境电商创业等功能区,总面积1万多平方米,近三年基地已向社会输送优质项目140余个,培育创业企业90余个,带动毕业生就业1200余人。